【勞動者故事】我是一名保潔員
年過五旬,年輕時的闖勁沒有了,身體也一直微恙不斷,我不再外出打工。除了干一些力所能及的農(nóng)活,我一年四季都待在家里。去年秋天,我在村南的養(yǎng)雞場找到一份保潔的差事,算是再就業(yè)了。所幸的是,我不必鉆進雞舍里直面腥膻,只需打理場區(qū)院子、甬道和廁所。
如今,在保潔這個崗位上,我已踏實干滿一年。每日按點上下班,中午還有熱乎的免費午餐。這樣的日子,讓我滿心知足。雖說保潔也需出力,但比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繁重農(nóng)活,終究輕快了不少。人到這般年紀,心氣早已平和,能有一份安穩(wěn)差事,我實在感覺很好。
剛上班那會兒,我以為保潔不過是掃帚一揮、抹布一擦的簡單工作,真正上手后,才知其中藏著不少門道。就說秋末冬初的落葉,總像漫天飛雪般簌簌落下,剛掃凈的路面,轉(zhuǎn)眼又鋪上一層新的,仿佛永遠也清理不完。加之養(yǎng)雞場一早一晚買雞蛋的顧客絡(luò)繹不絕,人車往來匆匆,撿拾落葉時總怕妨礙了別人,更添了幾分不便。
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落葉時節(jié),我便比其他員工早到半個小時,趁著早晨的清靜,先把售賣場的落葉清掃干凈。待到下午下班,同事們都走了,我再細細清掃一遍才安心回家。撿拾來的落葉我沒舍得丟,都裝在編織袋里。有的顧客買了雞蛋,一時找不到合適的東西墊著防磕碰,我便遞上一袋干燥的落葉。這樣既讓廢棄物有了用處,也給顧客添了層保障。同事們看在眼里,紛紛給我點贊。
晴好無風(fēng)的日子,落葉溫順得很,乖乖待在地上等著被清掃。遇上刮風(fēng)天,它們便成了頑劣的孩子,東奔西跑,不肯束手就擒。每當(dāng)這時,我就想起那句“與天與地與人斗”的話,笑著改成“與落葉斗,其樂無窮”。人生在世,哪有什么事是輕而易舉的,若能從繁瑣中尋得樂趣,日子自然就有了滋味。
手執(zhí)掃帚時,看著掃帚在地面一撇一捺劃出的痕跡,忽然對 “人” 字有了別樣的體悟。所謂“人”,不正是靠著一雙手、一份勞動立身嗎?這與“勞動創(chuàng)造了人”的論斷,竟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勞動不分高低,每一次彎腰清掃,都是我對生活的敬畏與堅守。
擦玻璃是我每日的必修課。辦公室、走廊、會議室、售賣中心的玻璃,塊頭大、數(shù)量多,幸而配備了專業(yè)的擦拭工具,用起來得心應(yīng)手。養(yǎng)雞場氣味重,容易滋生蠅蚊。這些小東西四處亂飛,總把光潔的玻璃弄得臟兮兮的。我的法子很實在,提著裝滿清潔水的桶,先用濕棉拖擦一遍,再用刮雨器順著玻璃往下刮去水漬。若是一遍不夠透亮,便再來一遍,直到玻璃里外通透,連一絲水痕、一粒塵埃都找不到才罷休。
擦玻璃的日子久了,竟也擦出了些生活的啟迪。玻璃擦干凈了,不僅看著清爽美觀,還能讓更多的陽光涌進房間。房間里亮堂了,心里也跟著敞亮起來。真正擦凈的玻璃,能清晰地映出天上的流云、院中的綠樹,仿佛一面鏡子,照見了純粹與美好。我漸漸明白,把玻璃擦干凈的關(guān)鍵,不全在于工具趁手,更在于有“再擦一遍”的耐心與決心。
保潔工作看似重復(fù)枯燥,可干久了,便懂了其中的意義與價值。自從企業(yè)推行“6S”管理,對保潔的要求愈發(fā)嚴格,老板在會上三令五申:“工作不留尾巴,衛(wèi)生不留死角?!遍T軸的縫隙、墻角的積塵、桌下的碎屑、沙發(fā)后的雜物,都成了我重點攻克的目標。
我照著企業(yè)的要求,一處一處細細打理,清掃完再彎腰檢查,主動給自己挑毛病。日子一天天過去,那些曾經(jīng)被忽略的角落漸漸變得潔凈如新。終于有一天,我走遍整個養(yǎng)雞場,再也找不到一處衛(wèi)生死角了。那一刻,不僅場院干凈了,連心里也變得澄澈通透,滿是踏實的成就感。
常有同事白天在場院里經(jīng)過,見我整日忙忙碌碌,勸我歇一歇。也有同事看著潔凈無塵的場容場貌,對我豎起大拇指。每當(dāng)這時,我總會心生暖意。職業(yè)本無高低貴賤,每一份認真付出的工作,都值得被尊重,每一個在崗位上勤懇本分的普通人,都能活出自己的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