獎勵快遞員“輕拿輕放”,呵護踏實勞動的匠心
據(jù)新華社報道,最近,天津一位快遞小哥的視頻在網上火了。視頻發(fā)布者介紹,朋友郵寄了一箱水果,由于自己不在家,便告訴快遞小哥:“東西不怕摔,扔院子里就行?!钡然丶覅s發(fā)現(xiàn),快遞箱被“體貼”地放置在大門內側……查看監(jiān)控顯示,小哥用膠帶給快遞箱纏了一個簡易提手,然后又留出長長一截膠帶,作為“魚線”把箱子從大門上方“釣”到院內,為了不妨礙收件人進出,還借巧勁把箱子“蕩”到一邊的臺階。隨后,小哥所在的企業(yè)獎勵他6000元,表彰他的暖心行為。
企業(yè)的及時獎勵,是對小哥暖心之舉的積極回應,更為其他員工樹立了榜樣。
這位小哥讓我們感動的是,他眼中的“平常事”實則是一種無須外力監(jiān)管、發(fā)乎內心自覺的誠實勞動態(tài)度。當暴力分揀的新聞多次出現(xiàn),當用戶經常隔著電話說“放門口就行”,依然有小哥在很少被看見的場景中做輕拿輕放的“無用功”,這當然值得我們點贊。這種誠實態(tài)度下的勞動,更符合職業(yè)設定的初衷,更體現(xiàn)人性的光輝與美好。一次輕拿輕放,直接沖上“熱搜”,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當然,帶給人們感動的不僅有誠實勞動態(tài)度,還在于普通崗位勞動者面對問題時積極想辦法的匠心。在公交車有人售票的年代,全國勞模李素麗想辦法讓上班族、老年人、嬰幼兒能和諧共享一個擁擠的車廂,形成了“四多六到”服務法;被網友稱為“無痛魔術師”的95后男護士長王洋,想辦法減少患者抽血時的心理恐懼、等待時間,用泡沫板進行上萬次苦練習得了“飛針”技術,僅用0.05秒即可完成扎針……普通崗位勞動者用一絲不茍的勁頭實現(xiàn)了追求卓越的目標,讓平凡的崗位閃耀出匠心的光芒。
平凡的工作也有不凡的內涵,這是這位小哥帶給我們的深入思考和共識。比如,就快遞行業(yè)而言,如何包裝才能保證物品不碎;在保證物品不碎的同時,如何包裝能更綠色環(huán)保?工作過程中的鉆研,往往也能夠成就匠心。
所有向上、向善的快遞小哥們都應該被企業(yè)看到,并得到鼓勵。畢竟,在快遞業(yè)競爭激烈的今天,每一個小哥的積極形象都是企業(yè)的廣告和競爭力。
與此同時,消費者的包容理解和一句“謝謝”,一個隨手的點贊和好評,都可能激發(fā)快遞小哥不斷精益求精的動力。正如新聞中這位小哥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用戶在APP上的好評、點贊不斷強化著他“多想一點,多做一步”的認知。
在講究勞動效率的當下,獎勵“輕拿輕放”這件小事,實際是呵護那份踏實勞動的匠心。期待這份獎勵能夠鼓舞更多勞動者、感染更多圍觀者,不斷涵養(yǎng)“勞動光榮”“勞動美麗”的社會共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