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獨山子34年,薛魁見證新疆乙烯行業(yè)從無到有、從有到強——
【身邊的大國工匠】戈壁灘上的乙烯追夢人
1989年,薛魁選擇成為正在建設、急需人才的新疆乙烯工程建設指揮部的一名“代培生”,被選送到當時的南京化工學校學習,成為一名一線乙烯操作工人。
畢業(yè)那年,20多歲的薛魁想先來看看自己未來的單位長什么樣子,于是在1991年7月,他乘坐火車后轉汽車再步行來到項目所在地克拉瑪依市獨山子區(qū),眼前的茫茫戈壁,荒涼的景象讓他內心動搖——是留在這里建設新疆首套乙烯工程,還是另謀職業(yè)?
時間過去34年,如今,薛魁已成為中國石油獨山子石化分公司乙烯裝置首席技師,并先后獲得中華技能大獎、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技術能手、2022年新疆工匠年度人物等榮譽,他的工作室也被評為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案兄x當時自己,最終堅定地選擇了乙烯行業(yè),成為新疆第一代‘乙烯人’,把青春付與了這片戈壁灘?!彼f。
從零開始跨工段學習
1993年,外培回廠后,薛魁被安排到乙烯項目部,負責對當時在建的14萬噸乙烯裝置進行施工質量檢查。為了弄懂設備,剛剛參加工作的薛魁,把幾乎所有業(yè)余時間用在了學習知識、鉆研技術上。
在薛魁的辦公室,記者見到了幾十本泛黃的筆記本,上面密密麻麻記錄了每天的學習思考和設備檢修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其中還有許多英文筆記。“項目建設期間,技術資料都是英文,這成了大家的攔路虎,我雖然只有中專學歷,但必須啃下這個硬骨頭,否則我們設備的檢修永遠只能依靠外方專家。”在工程建設期間,薛魁參與了操作手冊的翻譯,他和同事們曾發(fā)現(xiàn)丙烯產(chǎn)品塔存在重大制造缺陷并給出翔實數(shù)據(jù),國外制造廠商不得不進行整改,這為企業(yè)挽回了近500萬元的直接經(jīng)濟損失。
項目建成后,薛魁回到乙烯裝置車間,擔任分離工段班長。1996年,他被評為乙烯廠首批青年崗位能手。就在他已熟練掌握分離技術的時候,1998年,薛魁做出了一個讓同事和家人吃驚的決定——放棄班長身份,放棄津貼和獎金,跨工段從零開始學習?!傲呀夤ざ魏头蛛x工段是整個乙烯裝置科技含量最高、技術最復雜的兩個工段??绻ざ螌W習能讓我全面掌握整個裝置的操作和管理,以后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時候才能更準確高效?!毖貞?。
在從零開始的勇氣驅動下,薛魁在裂解班長、分離班長及值班長等核心崗位各歷練了三年以上,成為中國乙烯行業(yè)少有的全能操作手。 2003年和2004年,薛魁兩次以總分第一的成績奪得中國石油集團公司和全國石油石化行業(yè)職業(yè)技能大賽的冠軍,被譽為“雙冠王”,在行業(yè)內引起震動。
安全生產(chǎn)是生存的關鍵
“煉化行業(yè)來不得半點馬虎?!边@是薛魁時常掛在嘴邊的話。
1998年的一個晚上,剛到裂解工段學崗的薛魁跟隨師父上夜班,屋內的燈光閃爍兩下后恢復正常,很多人當時甚至都沒發(fā)現(xiàn)這一細微變化,師父卻拿起檢修工具就向裂解爐沖去,薛魁跟隨在身后不明所以。在關閉裂解爐燃料氣閥門的過程中,薛魁就聽到噼里啪啦的爆裂聲,而一旁的師父一臉沮喪。
等天蒙蒙亮后薛魁才看清楚,許多裂解爐管發(fā)生了破裂。師父一邊拿流程圖對照檢修,一邊給他分析了事故原因,這叫晃電,就發(fā)生在夜晚閃燈的那兩秒,把風機晃停了。“兩秒鐘內就能發(fā)生一場大事故,當時的我感到非常害怕,卻也提醒我,因為乙烯裝置集高溫、高壓、深冷等多種嚴苛條件于一身,頭發(fā)絲大小的裂縫都可能有致命事故,我們的工作不能有半點馬虎,安全生產(chǎn)是生存的關鍵?!毖f。
從此,薛魁給自己的工作定下了“三老四嚴”的準則,即當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對待工作,要有嚴格的要求,嚴密的組織,嚴肅的態(tài)度,嚴明的紀律。
薛魁后來參與了22萬噸乙烯項目擴建、100萬噸乙烯改擴建項目等建設,提出取消裂解氣管線膨脹節(jié)等重大安全性問題,為保證工程質量作出了重大貢獻。2001年,他帶領團隊認真定向分析了14萬噸/年乙烯裝置三年的生產(chǎn)數(shù)據(jù),提出“優(yōu)化乙炔反應器操作”等17條建議,徹底解決了裝置“兩低一高”生產(chǎn)難題,每年增效近4.5億元。他獨創(chuàng)“裂解爐精準調節(jié)法”,提高了單爐生產(chǎn)效益,被命名為中國石油一線生產(chǎn)“十大絕招絕技”。他提出的“增加裂解爐蒸汽放空管線”建議,減少了5785噸火炬排放,降低成本1592.1萬元,實現(xiàn)了裝置綠色開工。
2018年底,獨山子石化新建一臺裂解爐。薛魁白天泡在施工現(xiàn)場,晚上比對技術資料,最終,他檢查出汽包升汽線設計和施工錯誤等多項重大問題?!靶姨澪覀冊谑┕るA段發(fā)現(xiàn)了這問題,否則會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薛魁說。
讓獨山子成為乙烯行業(yè)的高地和標桿
“師父,您看一下,這個參數(shù)還需要調整嗎?”當記者跟隨薛魁走進中心控制室,現(xiàn)場的徒弟們挨個向他提問?!斑@里是我們百萬乙烯項目的‘大腦’,操作員們可以在這里控制閥門開關,也可以調整工藝參數(shù)。每當有年輕人來到獨山子石化,我都喜歡帶他們先來控制中心看看我們的操控系統(tǒng)多么壯觀。”薛魁說。
2015年開始,薛魁把很大一部分精力投入到帶徒中,為企業(yè)培養(yǎng)年輕的技術能手。他編寫了《新員工培訓五步法》《乙烯裝置現(xiàn)場巡檢經(jīng)驗總結》《裝置關鍵點操作預案》等培訓教材,幫助年輕人快速成長。同時,他依托薛魁技能大師工作室開展科技攻關、技術創(chuàng)新、成果轉化及人才培養(yǎng)等工作。迄今為止,他指導培養(yǎng)出全國技術能手1人,集團公司技術能手10人,技師及高級技師23人。
離開獨山子石化之前,薛魁專門帶記者去往了他的“秘密基地”。“這是我們的觀景平臺,有時候開車上班我會專門在這里停留一下,看著管線林立的現(xiàn)代化綠色工廠,時常感慨時間怎么過的如此快,這片戈壁灘早已徹底變了模樣?!毖f。
扎根邊疆30余年,薛魁見證了新疆乙烯行業(yè)從無到有、從有到強的變化,他說:“未來希望能和同事們一起,讓獨山子成為世界乙烯行業(yè)的高地和標桿?!?/p>